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同心江西

江西瑞昌:以营商环境之“优”促民营经济之“进”

  盛夏时节,长江之滨活力新城瑞昌迎来一场瞩目盛事。

  7月11日至12日,江西省营商办以营商环境之“优”促民营经济之“进”创新交流会在九江瑞昌市举办。来自全省多地营商环境相关部门负责人、营商环境与民营经济研究领域专家及企业家代表等齐集于此,“同题共答”推进江西省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两天时间里,大家探访瑞昌市企业服务中心、企业、公用码头等地,实地感受瑞昌“优服务、提效率、降成本”的具体实践,“物畅其流”的一流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力量。通过面对面交流,谈感受、谈经验、谈落实,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此次创新交流会写下了完美注脚。

  经验分享,共赴营商环境的交流盛宴

  7月12日,在江西省营商办以营商环境之“优”促民营经济之“进”创新交流会现场,专家学者们早早来到会场。大家对大会的召开怀抱热忱,认真参会,积极交流,真实将创新交流会变成一场有影响、有效果的大会。

  “这次研讨会放在瑞昌召开,主要是考虑到,近年来,瑞昌市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作为重点改革突破攻坚战的首位行动,涌现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商事制度改革、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先后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和政策激励,政务服务领域‘无证明城市’建设、高效办成‘上学一类事’等经验做法先后斩获国家级荣誉,民营经济活力迸发,开放招商成效显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瑞昌力量’。”如此高规格的创新交流会在瑞昌召开,江西省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处长李庆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 瑞昌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持续擦亮政务服务品牌和营商环境招牌,做了扎实工作,取得了实效。“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生命线’,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行动,擦亮环境的‘硬招牌’。商事制度改革、‘净矿’出让改革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暖心工程’‘无证明城市’等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在全省率先推行‘上学一类事’改革,经验做法获全国‘数字赋能金钥匙’奖。近三年,瑞昌营商环境在江西100个县(市、区)中获得‘一次第一、两次第二’的历史佳绩。”瑞昌市委书记卢治轩在致辞中分享了瑞昌这些年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成效。

  “总结改革创新地区成绩,交流创新经验做法,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全力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创新交流会主题鲜明,现场气氛活跃,大家分享经验方法,交流意见建议,将创新交流会的理论方法转化成具体的操作和实践。

  实地考察,共筑民营经济的发展力量

  7月11日,瑞昌市企业服务中心内“热度非凡”。工作人员向参会人员介绍着情况,功能布局、服务效能、审批模式,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详尽地介绍了瑞昌从“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升级,推动政府服务模式从“供给导向”向“企业需求导向”转变,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举措。大家意犹未尽,不时驻足观看,询问情况。其中,“瑞e办”政务直播间、“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等事项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大家议论纷纷:“市民在网上互动就把问题解决了,少了好多麻烦”“线上转学是真的不错”“金融板块里的‘送政策’‘融资’等方面举措值得学习”……

  近年来,瑞昌在全省率先建设“无证明城市”,线上设立“证明直通车”,线下打造“无证明系统”;持续深化“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改革,实现44个部门、1282个事项集中办理,年均办件量超200万件;一批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专班服务刷新了项目建设“瑞昌速度”。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随后的企业行,印证这一说法。

  “第一是有事情‘马上办’,第二是在依法的情况下‘容缺办’,6月10日,我们两大股东与瑞昌市政府签订了新能源船舶建造项目,就是我们对瑞昌营商环境最好的回应。”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秋平介绍。截至今年7月,新江洲船舶重工手持订单已达36亿元,上半年已交付两艘高端化学品船,8条船舶正在进行下料、分段加工、分段制作以及船台总装等工作。作为全省最大的新能源充电桩生产企业,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海朝看重瑞昌“人人都讲普通话、家家不装防盗窗、条条道路都干净”的社会环境和“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营商环境。当前,该公司正上新液冷重卡充电桩、液冷储能柜、第二代休息舱以及人脸识别交流桩等系列创新产品,预计今年可实现产能15万台、产值6亿元。

  参观考察在炎炎烈日下进行,大家听到了瑞昌政务服务的改革举措,看到了民营企业实打实地改变,感受到了“物畅其流”的环境,可谓切身感触、切实体会。

  把脉支招,共绘营商环境的升级蓝图

  精准把脉、靶向施策,方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人文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最持久、最基础、最深层的环境,一个地方人好不好,一个地方人好不好客,一个地方诚信如何,折射到当地政务服务、法治等诸多领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建议大家多深入到大营商环境里面去,多去研究、实践、创新一些好政策、好举措”“我们营商环境应该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基础上,增加科学化,既要宏观上的系统,也要微观上的推动,以便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主题沙龙会上,台上专家学者结合各自领域专业侃侃而谈,针对九江、瑞昌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提供指导、建言献策。

  “建立风险补偿金制度,构建集成服务体系”“向招商多元化、企业优惠政策、企业服务提升等方面转变”……场上你来我往,上下交流互鉴。创新交流会围绕核心问题、发展需求、民营痛点等,既总结我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地区的改革成效及经验,分析问题和不足,更为进一步推动我省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场以“共答”为底色的交流会,搭建了经验互鉴的桥梁,更构建起“问题共解、政策共研、发展共促”的长效机制,也为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瑞昌市融媒体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徐梦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