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同心江西

赣州信丰太平畲族村的振兴“蝶变记”

  仲春时节,走进赣州市信丰县古陂镇太平畲族村,中革军委旧址前的红旗迎风舒展,黄墙青瓦的畲族民居错落有致,连片的蔬菜大棚里辣椒缀满枝头 ,远处长征步道上的研学队伍口号嘹亮,一幅“红色铸魂、绿色生金、畲韵悠长”的振兴图景跃然眼前。曾因产业薄弱、资源沉睡而举步维艰的少数 民族村,如今村集体经济从2022年的50.5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元。

  太平畲族村位于信丰县东部、古陂镇西南部,距县城17公里、距古陂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是信丰县四个少数民族村之一。近年来,太平畲族村利用 当地浓郁的畲族文化风情,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探索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村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红色引擎驱动,文旅融合破题‌。太平畲族村依托中革军委旧址,串联起畲族文化展馆、红军食堂等特色节点,推出“重走长征路”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被评为赣州市第六批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红色名村。2024年,该区接待研学团队超20批次500余人,带动周边家庭农场增收2万余元。

  与此同时,太平畲族村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获分红、入园务工拿薪金,带动2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6000余元。村集体还自主经 营13.5亩大棚,蔬菜种植年利润就达7.5万元,并流转55亩土地种植双季稻,年产稻谷4万余斤,年销售收入超5万元。

  此外,太平畲族村通过盘活资产、延伸链条,村集体开辟出多条“黄金赛道”。“中央扶持的100万元资金建成10座现代化烤烟房,下半年就能为烟 农提供烘烤服务,预计年增收7万元。”在村东头的烤烟房建设工地,驻村第一书记吴翔乐呵呵的说道。

  该村利用‌屋顶生金,300kW光伏电站年均发电收益18万元,阳光“晒”出稳定收入;盘活‌商铺旺市,出租古陂圩农贸市场2间商铺每年收取租金4.8万 元,实现“闲产”变“活钱”;提供农机服务,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购置打田机、插秧机,为种植户提供翻耕、移栽服务,年创收3.5万元。

  据介绍,近三年太平畲族村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0余万元,修建机耕道、村道、灌溉水渠等,惠及农田200余亩;邀请帮扶单位、爱心人士等向太平畲 族小学捐赠学习用品等4万余元;新建的畲族文化广场、老年幸福食堂让村民获得感满满。产业旺了,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乡村美了,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信丰县委统站部 供稿)

责任编辑:徐梦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